网络新业态持续创新升级,然而网络犯罪愈发复杂,非法获取信息的案件屡屡发生,买卖个人信息的案件也屡屡发生。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时,杭州公安通报了多起涉及网络的案件,并且进行了普法提醒。
虚拟货币盗窃案
2021年上半年,杭州拱墅区公安接到报警,有人称利用假冒的“imToken”APP盗取虚拟货币,经过侦查,发现了一条境内外勾结的犯罪产业链,嫌疑人仿造官网页面,用“版本过低”诱骗用户下载假冒软件,通过盗取“助记词”实现资产转移。
此类案件给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,网民在使用涉及财物类APP时,要格外小心,建议通过官方途径下载正版软件,以此从源头杜绝被盗风险,输入交易密码等关键信息时要谨慎,并且还要认真核验交易平台和对端。
公民信息贩卖案
杭州市公安局网警分局在2021年上半年发现了萧山蔡某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线索,个人信息一旦泄露,个人隐私就会被曝光,还可能增加被诈骗的几率,一些来历不明的链接会以投票、“帮砍”为由索要信息,许多人因不够谨慎而导致信息泄露 。
对于企业而言,要是涉及金融业务的企业管理存在漏洞,那么就会给犯罪创造机会 。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,严格把控权限 ,以此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。网民应当提升保护意识,谨慎对待索要信息的行为 ,绝对不能因小利而泄露隐私 。
色情软件暗雷欺诈案
警方发现,不少报警人的钱被扣除了,原因是他们下载了一款有色情软件,该软件带有“暗雷陷阱”。这款软件是犯罪嫌疑人郑某等人开发的,它以1元观看视频为诱饵,实际上“暗雷欺诈”代码会偷偷扣除1000元。很多网民误以为只需进行小额支付,结果却遭受了较大损失。
2021年年底到2022年2月期间,杭州公安在“净网2022”行动中抓获了“暗雷欺诈”团伙,在这类案件当中,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以及侥幸心理来实施诈骗,网民需要抵制低俗内容的诱惑,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,输入密码的时候要仔细确认金额和用途。
案件警示意义
这些和网络有关的案件,体现出网络犯罪具有多样性,还具备隐蔽性。网络犯罪的手法持续翻新,这给公安的打击工作带来了挑战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这些案件,彰显出维护网络安全的决心,也展现出维护网络安全的能力。
网络安全和每个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,大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,提高警惕,不贪图小便宜,避免陷入各种网络陷阱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要及时向警方报警,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。
网络安全意识提升
警方通报了案件,通报案件的目的是提醒网民筑牢安全防线,网民要学习网络安全知识,要了解常见犯罪手段,像如何识别假冒APP,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,在日常上网时,网民要养成良好习惯,不能随意透露密码、身份信息等 。
学校、社区等方面能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,组织开展相关讲座,组织开展相关活动,借助这些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养。唯有每个人都予以重视,才可以营造出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。
未来治理方向
网络技术正处于发展状态,在此情况下,网络犯罪有可能出现更多新形式,所以公安机关需要持续提高侦查能力,不仅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,还得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,并且要实现信息共享,也要做到资源共享,通过这些举措形成打击网络犯罪的合力。
与此同时,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,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处力度,使不法分子不敢轻易实施犯罪行为。广大网民也有责任共同监督网络环境,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举报,为营造安全、健康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网络犯罪越来越猖獗,大家在享受网络便利的时候,日常上网时有没有遇到让自己感觉不安全的情况?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,别忘了分享这篇文章,通过这样做让更多人知道网络安全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