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,央行数字货币的话题始终备受关注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成立以来,在穆长春所长的领导下,工作进展一直顺利。这预示着备受期待的央行数字货币即将问世,这无疑预示着金融领域即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,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。
央行数研所成立的使命
2014年,央行在周小川行长提出构建数字货币的构想后,便设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。该研究所肩负着明确的使命,即依照国家战略和央行的工作部署,专注于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,并致力于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。这一举措是从宏观金融战略的高度进行的布局,旨在引领国家金融发展的新方向。此外,从全球范围来看,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全球较早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,这也体现了我国在金融领域的远见卓识。
央行的这一行动并非无迹可寻。时代在进步,金融交易变得更多样、更复杂。以跨境交易为例,传统金融工具在效率上有所欠缺。因此,我们需要新的货币形式来提升效率。这便要求我国必须走在金融创新的前沿,确保我们有话语权。
DC/EP的独特之处
中国版的数字货币DC/EP独具特色。它无需账户即可完成价值转移。在日常中,即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,只要两部装有DC/EP数字钱包的手机轻轻一碰,就能完成转账,这种支付方式被称为“双离线支付”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网络信号缺失的情况,这时传统的电子支付就无法正常使用。
DC/EP无需绑定银行账户,从而摆脱了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束缚。这一特点打破了现有的支付模式,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支付选择。尤其在偏远山区的小额现金交易,或是自然灾害导致网络中断等特殊情况下,DC/EP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研发数字货币的原因
如今电子支付已经相当普及,央行仍致力于研发数字货币,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考虑。人们对于匿名支付有着强烈的需求,然而,现有的支付手段由于与银行账户体系紧密相连,无法满足这一需求,也无法完全替代现金支付。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,它既保留了现金的基本特性和主要价值,又满足了便携性和匿名性等要求。以一个例子来说,假如有人在街头进行小额消费,不想透露个人信息,传统支付方式很难做到匿名,但DC/EP就能实现这一点。
这也是为了适应金融交易多样化的需求。社会交易场景在持续拓宽,人们对交易隐私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,而数字货币则成为了满足这些新需求的新途径。
双层运营体系
穆长春指出,DC/EP采用了双层运营体系,即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商业银行,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再面向公众。这一做法切合我国实际,展现了智慧。我国商业机构众多,激发它们的活力,有助于加快数字货币的普及。以阿里巴巴、腾讯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机构,不仅用户基础广泛,技术实力也相当雄厚。
从商品流通的视角来看,商业银行与商业机构更贴近市场消费的末端,这有利于它们向大众推广与服务。比如,遍布我国大街小巷的银行网点和商业门店,都可作为推广数字货币的先锋阵地。
技术路线不预设
央行在研发数字货币时并未限定特定的技术路径,这体现了一种极具弹性的策略。在商业机构与公众进行数字货币兑换时,无论是运用区块链技术还是传统的账户体系,都是可行的选择。这样的安排赋予了商业机构较大的自主权,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状况来做出决定。
银行机构中,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,在传统账户体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与之相关的技术。与此同时,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则可能更倾向于采用区块链技术。这样的选择有助于各类商业机构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,推动数字货币的运营工作。
谨慎对待智能合约
穆长春提到,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能够嵌入智能合约,不过对于超出货币本身功能的操作,他们会持谨慎态度。超出了货币职能范围的智能合约,可能会导致数字货币变成一种有价票证,从而减少其使用频率,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。以加载复杂金融衍生品功能为例,这样的操作可能会改变数字货币作为货币的基本属性。
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的结合,其边界究竟何在?这无疑是众多金融人士和普通民众共同关注的议题。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。若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,别忘了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!